祝贺硕士生刘智鹏同学以优异成绩通过答辩

祝贺硕士生刘智鹏同学以优异成绩通过答辩

2019年5月8日,课题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刘智鹏同学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论文答辩。

刘智鹏同学为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在校期间于大类一区期刊J MATER CHEM A(IF=9.9)上发表封面论文2篇,主持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15万元),研究生发展基金项目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挑战杯一等奖1项,且已进入省赛。并且开启了课题组内第一个技术孵化项目-深圳水源地纳米净水

感谢刘智鹏同学为课题组做出的贡献!祝前程似锦、鹏程万里!

答辩(1)

答辩(2)

答辩后组内聚餐

2019-05-08

  •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刘翼振课题组
  • yzliu@szu.edu.cn

祝贺唐维阳同学于Chem.Commun 上发表学术论文

祝贺唐维阳同学于Chem.Commun 上发表学术论文

祝贺课题组硕士研究生唐维阳同学题为 “Addressable activated cascaded DNA sequential logic circuit model for processing identical input molecules”的文章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旗舰杂志《Chemical Communications》(JCR一区,影响因子6.290)接收!

2019-04-30

  •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刘翼振课题组
  • yzliu@szu.edu.cn

北京理工大学谢海燕教授受邀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谢海燕教授受邀报告

20193月29日,应课题组邀请,北京理工大学谢海燕教授受邀作题为“活体成像仿生纳米生物探针”的报告,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

微信图片_201903292106054

图1 谢海燕老师作报告(1)

微信图片_201903292106051

图2 谢海燕老师作报告(2)

活体成像对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都至关重要,其效果取决于生物探针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到达并滞留于靶组织的能力以及探针信号的性能。报告人将细胞膜对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与在生理条件下即可高效、高选择性发生的无铜催化点击化学反应有机结合,构建了性能优异的仿生纳米生物探针,可应用于淋巴、肿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多种组织的活体成像,在探针中进一步结合药物,则在成像诊断的基础上,可进行重大疾病的治疗。

2019-03-29

  •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刘翼振课题组
  • yzliu@szu.edu.cn

课题组成员梁学称博士与黄其琛同学参加深圳大学第一期知识产权培训班

课题组成员梁学称博士与黄其琛同学参加深圳大学第一期知识产权培训班

深圳大学2019年第一期知识产权培训班于3.26日开课,时间为2019年3月-6月。本次公益讲座旨在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提升科研人员及学生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课题组梁学称博士与黄其琛同学参加了培训。

微信图片_20190328181310

图1 培训现场

微信图片_20190328181231

图2 同学们认真听讲

微信图片_20190328181302

图3 课后大家合影留念

    2018年3月26日

  •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刘翼振课题组
  • yzliu@szu.edu.cn

复旦大学方雪恩青年研究员受邀报告

复旦大学方雪恩青年研究员受邀报告

2019年3月18日,应课题组邀请,复旦大学化学系方雪恩研究员到访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校区,在院办楼B1 320会议室,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微流控芯片研究及在生物化学快速分析中的应用”的学术讲座。

图1 介绍方雪恩老师

方雪恩研究员一直从事的是微流控相关的研究,在讲座中简要的介绍了一下微流控技术、微流控分子检测及产学研转化、科研系统微流控的具体应用案例,以及微流控系统在创新实践教学中的实践。

图2 方雪恩研究员作报告(1)

图3 方雪恩研究员作报告(2)

图4 会后大家亲切合影

2019-03-18

  •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刘翼振课题组
  • yzliu@szu.edu.cn

湖南大学柯国梁老师受邀报告

湖南大学柯国梁老师受邀报告

2019224日,应课题组邀请,湖南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柯国梁老师作题为“基于DNA纳米结构的功能分子网络”的学术报告,并与组内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交流讨论。

图1 柯国梁老师作报告(1)

图2 柯国梁老师作报告(2)

图3 会议讨论(1)

图4 会议讨论(2)

2019-02-24

  •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刘翼振课题组
  • yzliu@szu.edu.cn

课题组活动之元宵节

课题组元宵节欢乐聚餐

2019年2月19日,适逢元宵佳节,课题组成员在西丽校区附近,选择了本地特色的牛肉火锅进行聚餐,一起欢度元宵~O(∩_∩)O~。

2019-02-19

  •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刘翼振课题组
  • yzliu@szu.edu.cn

祝贺钟玮晔同学于Chem.Commun 上发表学术论文​

祝贺钟玮晔同学于Chem.Commun 上发表学术论文

热烈祝贺课题组硕士研究生钟玮晔同学在著名学术期刊Chemical Communications(简称CC, IF=6.29)上发表标题为 “A DNA arithmetic logic unit for implementing data backtracking operations”的学术论文。

论文地址: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html/2019/cc/c8cc08441f

        逻辑器件运行期间发生的错误将直接影响其计算可靠性,这是分子计算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另外,级联电路设计非常复杂,并且每个单元的稳定性不理想,这可能导致传输信息的失真。本文提出在分子级联电路中应用冗余模块,它可以跟踪每个级别门的输出。根据冗余设计思想,我们建立了输出链和冗余链之间的伴随关系。冗余报告模块在报告冗余链时生成与报告输出链的等效信息,因此它记录了先前逻辑门的状态。中间电路输出的备份有效地验证了最终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当计算结果错误时,它还可以帮助找到电路的错误位置,从而改善电路设计。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605104)和深圳市科技基金会(JCYJ20170817101123812)对这项工作的资金支持。

2018-12-12

  •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刘翼振课题组
  • yzliu@szu.edu.cn

祝贺刘智鹏同学于J. Mater. Chem. A上发表学术论文

祝贺刘智鹏同学于J. Mater. Chem. A上发表学术论文

热烈祝贺课题组硕士研究生刘智鹏同学在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简称JMCA,IF=9.931)上发表标题为 “A high-absorption and self-driven salt-resistant black gold nanoparticle-deposited sponge for highly efficient, salt-free, and long-term durable solar desalination”的学术论文。

论文地址: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html/2019/ta/c8ta10227a

        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驱动耐盐的材料-沉积有黑金纳米粒子海绵,用于高效、无盐且持久的太阳能海水淡化。他利用三聚氰胺海绵的强吸水性,在重力以及毛细管力的作用下,浓缩和稀释的溶液可以在自有交换。在太阳能蒸发期间,海绵中盐溶液的浓度不足以达到饱和,从而避免了结盐。

        使用这种装置,在10倍太阳光下,可以在11小时内保持90%及以上的蒸发效率,淡水的产量为 12.74 kg m−2 h−1,在自然光下,至少4天以上,可以维持80%的蒸发效率。这为太阳能海水淡化提供了可扩展且有效的解决方案,且维护成本低廉,有望解决能源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2018-11-20

  •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刘翼振课题组
  • yzliu@szu.edu.cn

课题组项目参加第二十届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高交会)

课题组项目参加第二十届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高交会)

2018年11月14日至18日,第二十届高交会在深圳会展中心,课题组“高效光热蒸发与海水淡化技术”项目参与展出。在现场,展区迎来多位专业观众参观交流。

高交会
dav

    2018年11月19日

  •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刘翼振课题组
  • yzliu@szu.edu.cn